中文名称 | 比特币现金 | 币种简称 | BCH |
英文名称 | Bitcoin Cash | 核心算法 | SHA-256 |
共识机制 | 工作量证明(PoW) | 出块时间 | 约10分钟 |
发行总量 | 2100万枚 | 流通量 | 约1930万枚 |
发行时间 | 2017年 | 上架交易所 | 主流交易所均有上架 |
概念板块 | 加密货币, 分叉币, 区块链, 电子现金 |
BCH(Bitcoin Cash,比特币现金)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,它源于比特币(BTC)的一次重大技术性分裂(硬分叉)。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中本聪白皮书中所描述的“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”愿景,致力于成为日常可用的、低手续费的快速交易媒介,而不仅仅是价值存储的“数字黄金”。
BCH的诞生是比特币社区内部长期技术路线之争的结果。
比特币的扩容之争:随着比特币越来越流行,其1MB的区块大小限制导致网络拥堵问题日益严重。交易处理速度慢(每秒约3-7笔交易),交易费用(Gas Fee)高昂,有时甚至超过交易金额本身。这背离了其作为“电子现金”用于日常支付的最初设想。
两种解决方案:
主流派(Core派):主张通过“隔离见证(SegWit)”和第二层网络(如闪电网络)来解决扩容问题,保持主链区块大小不变。
扩容派:主张直接通过“硬分叉”扩大区块大小(例如先扩大到8MB),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扩容方案,认为二层方案过于复杂且可能损害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。
硬分叉:由于双方无法达成共识,2017年8月1日,扩容派在比特币区块高度478,558执行了硬分叉,一条链分裂为两条独立的区块链。原链继续称为比特币(BTC),而新产生的链则被称为Bitcoin Cash(BCH)。
简单比喻:这就像一条高速公路(比特币网络)因为车道(区块)太窄而严重堵车。BCH的选择是直接拓宽车道(扩大区块),而BTC的选择是保持原车道不变,但让部分车辆走新建的高架桥(闪电网络)。
BCH通过一系列技术实现来实现其“电子现金”的目标:
更大的区块大小:这是最根本的区别。BCH初始区块大小提升至8MB,后续经过多次升级,目前默认区块大小已提升至32MB。这意味着每个区块可以打包更多的交易,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网络吞吐量。
低交易费用:由于区块容量巨大,网络很少拥堵,因此交易手续费极低(通常远低于0.01美元)。这使得BCH非常适合小额支付和日常转账。
快速的交易确认:更大的区块意味着交易能被更快地打包进区块,平均交易确认时间更短、更稳定。
简单的交易替换法:BCH移除了RBF(Replace-by-Fee)功能,并保持了原始的“按交易优先级排序”的规则。这使得零确认交易(0-conf)在BCH网络上更具可行性,商户可以几乎瞬时地接受小额支付,风险极低。
新功能升级:BCH网络持续进行协议升级,引入了如:
智能合约:支持更复杂的交易类型和去中心化应用(DApps)。
代币发行:类似ERC-20,可以在BCH链上创建自定义 token(如SLP协议)。
CashShuffle和CashFusion:内置的 coinjoin 协议,为用户提供可选的隐私保护功能。
特性 | Bitcoin Cash (BCH) | Bitcoin (BTC) |
---|---|---|
定位 | 电子现金,日常支付媒介 | 数字黄金,价值存储工具 |
区块大小 | 大(目前默认32MB) | 小(1MB,通过SegWit实现等效扩容) |
交易速度 | 快,网络吞吐量高 | 慢,容易因拥堵而延迟 |
交易费用 | 极低(通常<$0.01) | 较高且波动大(拥堵时可达数十美元) |
核心发展路线 | 链上扩容,增加新功能 | 主链保持稳定,通过二层网络(如闪电网络)扩展 |
算法 | 使用SHA-256算法,与BTC相同 | 使用SHA-256算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