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称 | 以太坊 | 币种简称 | ETH |
英文名称 | Ethereum | 核心算法 | Ethash |
共识机制 | 权益证明(PoS) | 出块时间 | 约12-14秒 |
发行总量 | 无固定上限 | 流通量 | 约1.2亿枚 |
发行时间 | 2015年 | 上架交易所 | 几乎所有主流交易所 |
概念板块 | 加密货币, 智能合约平台, DeFi基础设施 |
以太坊(Ethereum,简称 ETH)是一个开源的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计算平台。它由程序员维塔利克·布特林(Vitalik Buterin)等人于2015年创建。与比特币定位于“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”不同,以太坊的愿景是成为一台全球性的去中心化计算机。
简单来说,如果说比特币区块链是一个只能记录交易信息的分布式账本,那么以太坊则是一个可以运行智能合约(Smart Contract) 和去中心化应用(DApp) 的分布式计算平台。其原生加密货币称为 Ether(ETH),俗称“以太币”。
智能合约(Smart Contracts)
是什么? 智能合约是一段存储在区块链上的程序代码。它就像一份自动执行的数字合同,当预设的条件被触发时,合约条款将自动执行,无需任何中间人介入。
例子: 想象一个自动售货机。你投入规定数量的代币(满足条件),机器会自动吐出你选择的饮料(执行结果)。整个过程没有售货员,完全自动、可信。
去中心化应用(DApps)
基于智能合约构建的应用程序就是DApp。它们运行在以太坊网络的各个节点上,而不是像传统App那样运行在中心化的服务器上。这意味着DApp具有抗审查、永不宕机和高透明度的特性。
以太币(ETH)的作用
“燃料”(Gas Fee): 在以太坊网络上执行任何操作(如转账、运行智能合约)都需要消耗计算资源。为了支付这些资源并防止网络滥用,用户需要支付费用,这笔费用就用ETH来支付,称为“Gas费”。
价值存储与交换媒介: 与比特币类似,ETH也是一种数字货币,可以在交易所买卖,并用于价值存储和交换。
区块链技术: 与所有区块链一样,以太坊依赖于一个由全球成千上万台计算机(节点)组成的去中心化网络来维护和验证交易数据,确保其不可篡改和透明。
共识机制(演进):
工作量证明(PoW – 最初机制): 与比特币早期一样,通过“挖矿”来竞争记账权,消耗大量能源。
权益证明(PoS – 当前机制): 2022年9月完成的“合并”(The Merge)是以太坊史上最重要的升级。以太坊从此告别高能耗的PoW,转向PoS机制。在PoS中,验证者通过质押(Staking)一定数量的ETH来参与维护网络安全和创建新区块,并获得奖励。这使得以太坊的能耗降低了约99.95%,并为未来的扩容奠定了基础。
以太坊的生态系统极其繁荣,被誉为“加密世界的母体”,孕育了无数创新:
去中心化金融(DeFi): 在以太坊上重建传统金融系统,如借贷、交易、保险等,但无需银行或券商等中介。代表项目有:Uniswap, Aave, Compound。
非同质化代币(NFT): 基于以太坊ERC-721等标准创建的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,广泛应用于数字艺术、收藏品、游戏道具和身份认证等领域。
元宇宙(Metaverse): 许多虚拟世界和元宇宙项目建立在以太坊上,使用ETH和NFT作为其经济系统的基石。
去中心化自治组织(DAO): 通过智能合约管理的组织,没有中央领导,决策由成员共同投票完成,规则完全透明。
Web3.0基础设施: 作为构建下一代去中心化互联网(Web3.0)的核心底层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