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称 | 恒星币 | 币种简称 | XLM |
英文名称 | Stellar Lumens | 核心算法 | 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 |
共识机制 | 恒星共识协议(SCP) | 出块时间 | 约5秒 |
发行总量 | 500亿枚 | 流通量 | 约256亿枚 |
发行时间 | 2014年 | 上架交易所 | 主流交易所均有上架 |
概念板块 | 加密货币, 支付, 区块链, 跨境转账 |
XLM,中文名为恒星币,是 Stellar 网络的原生加密货币。Stellar 不是一个像比特币那样的“数字黄金”,也不是一个像以太坊那样的通用型智能合约平台。它的核心使命非常明确:构建一个开放、高效的全球金融网络,实现快速、低成本的跨境支付与资产流转,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。
您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专为价值转移而设计的开源协议,而 XLM 则是这个协议中不可或缺的“燃料”和“桥梁”。
Stellar 由 Jed McCaleb 于 2014 年创立。Jed McCaleb 是加密货币领域的传奇人物,他是全球第一家大型比特币交易所 Mt. Gox 的创始人(后已出售)、也是去中心化支付网络 Ripple(瑞波) 的联合创始人。
由于与 Ripple 团队在发展理念上产生分歧(Ripple 更专注于服务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,而 Jed 希望打造一个更面向大众、更去中心化的系统),他离开了 Ripple 并创建了 Stellar。Stellar 发展基金会(SDF)是一个非营利组织,负责监督 Stellar 协议的发展和生态建设。
Stellar 共识协议 (SCP):
这是 Stellar 的核心创新。它不像比特币那样使用耗能巨大的工作量证明(PoW),也不完全像EOS那样的股权证明(PoS)。
SCP 采用了一种联邦拜占庭协议 (FBA) 机制。它通过一组可信任的节点(称为“法定人数”)来达成共识,交易确认速度极快(通常3-5秒完成),能耗极低,且交易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(每笔约 0.00001 XLM)。
分布式交易所 (DEX):
Stellar 网络内置了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。用户可以直接在网络内交易各种资产(如美元、欧元、比特币等锚定资产),而无需通过第三方中心化交易所。
锚点与多资产流转:
“锚点”是 Stellar 生态中的实体,负责将现实世界的资产(如法币、黄金、加密货币)代币化并注入 Stellar 网络。例如,一个银行可以成为锚点,发行1:1锚定美元的信用凭证(USDC 也在 Stellar 上发行)。
用户可以通过锚点存入法币,获得对应的代币,然后利用 Stellar 网络几乎免费且快速地将其转移给世界另一端的任何人,对方再通过当地的锚点将代币兑换成自己需要的法币。
XLM 的核心作用:
交易手续费:每进行一笔交易或挂出一个订单,都需要支付微量的 XLM(销毁机制)作为手续费,以防止网络垃圾攻击。
保证金:每个 Stellar 账户必须持有至少 1 XLM 作为最低余额,以确保账户的真实性。
跨链桥梁:当两种资产之间没有直接交易对时,XLM 可以作为桥梁货币进行自动兑换。例如,将比特币兑换成欧元,系统可能会先换成 XLM,再用 XLM 兑换成欧元,这个过程在瞬间完成且成本极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