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根大通客户遭遇银行诈骗,仅一通电话就损失387万美元

2025-05-24 23:08:57 1147
链网

警惕金融诈骗!摩根大通客户遭假冒银行职员骗取近 40 万美元

近日,一起针对银行客户的精密诈骗案引发关注。美国警方通报称,两名犯罪嫌疑人通过假冒摩根大通银行欺诈部门员工的身份,成功骗取一名 61 岁女性客户 38.7 万美元。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金融诈骗的新手段,也为公众敲响了防范电信诈骗的警钟。

一、假冒身份实施连环诈骗

据长岛 News12 报道,受害女性在 2 月 27 日至 4 月 28 日期间,多次接到伪装成大通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。诈骗者以 “账户存在异常交易” 为由,逐步获取受害者信任,诱导其多次从银行提取现金并转账。整个过程中,嫌疑人通过专业话术和 “紧急处理” 的紧迫感,瓦解了受害者的防备心理,最终累计骗取资金达 38.7 万美元。

二、警方追捕行动与嫌犯落网

案件曝光后,警方迅速展开调查。经过追踪,马萨诸塞州切尔西市的多米尼克?琼斯(Dominique Jones)和让?圣福特(Jean Saint Fort)进入侦查视线。在一次突击行动中,警方从两人车内搜出一把手枪,并在琼斯身上查获被盗信用卡。5 月 8 日,两人被正式起诉,琼斯面临企图盗窃、非法持有武器、持有赃物、拒捕等多项指控,圣福特则被控企图盗窃及非法持有武器罪。

三、案件反思与防范建议

尽管嫌疑人已被逮捕,但受害者的巨额损失能否追回仍存疑。这起案件凸显了电信诈骗的隐蔽性与危害性 —— 诈骗者利用金融机构的公信力作为伪装,通过长时间的心理操纵实施犯罪。对此,警方提醒公众:

核实身份:银行工作人员绝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客户转账或透露账户密码,收到可疑来电时应立即挂断,通过官方渠道核实。

警惕紧急话术:对 “账户冻结”“资金异常” 等制造焦虑的话术保持冷静,避免因慌乱做出错误决策。

保护个人信息:不轻易向陌生号码提供身份证号、银行卡信息等敏感内容,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。

四、金融安全需多方协同守护

随着科技发展,诈骗手段不断升级,除了个人加强防范意识,金融机构也需优化风控机制。例如,对异常大额转账实施二次验证、加强对客户的反诈提示等。此次案件中,若银行能在资金异动初期触发预警机制,或许能减少损失。

当前,网络诈骗已成为全球性难题,公众需时刻保持警惕,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。正如警方强调的:“任何要求转账的‘紧急通知’都可能是陷阱,多一分谨慎,少一分风险。”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、不确或遗漏,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相关信息仅供参考。

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、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!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,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@163.com,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

收藏
分享
海报
1147

忘记密码?

图形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