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和朋友聊工作,他在区块链公司搞开发,我在传统科技公司做产品,这差别简直就像火锅和炒菜,看着都是吃的,门道完全不一样。以前总觉得都是科技行业,能有多大区别?真深入了解后才发现,这俩赛道的基因从根儿上就不同。
先唠唠团队结构。在我待的传统科技公司,部门划分得明明白白,产品部、研发部、市场部各司其职,像老式钟表的齿轮,一环扣一环,项目推进按部就班。有次做个新 APP,从需求评审到上线花了小半年,中间还得反复和法务、财务确认合规和预算。但朋友的区块链公司就像个 “野生部落”,十几个人的小团队,有人既写代码又对接客户,赶上项目攻坚,连 CEO 都在群里熬夜改智能合约。这种 “全员皆兵” 的模式,虽然偶尔乱套,但新想法落地特别快。
再说说业务模式。传统科技公司讲究稳扎稳打,靠卖软件授权、收服务费挣钱,客户签个三年合同,每年续费就行,就跟小区物业费似的,细水长流。我们公司有个做 ERP 系统的项目,服务一家制造业企业快十年了,客户虽然偶尔吐槽界面老套,但换系统成本太高,还是得继续用。区块链公司可没这 “铁饭碗”,很多项目都靠炒概念拉投资,白皮书吹得天花乱坠,落地的却没几个。朋友参与的那个去中心化金融项目,前期靠空投代币吸引用户,结果市场一波动,用户全跑了,团队只能赶紧转型做 NFT。这种 “赌徒式” 的生存法则,刺激是刺激,风险也高得离谱。
技术理念差异更大。传统科技公司追求技术的稳定性和兼容性,就像建高楼,地基打得越牢越好。我们迭代产品时,宁愿慢点,也要保证新功能不影响老用户使用。区块链公司则把 “去中心化”“不可篡改” 挂在嘴边,天天琢磨怎么颠覆传统。比如朋友公司搞的供应链溯源项目,用区块链技术把每个环节的数据上链,虽然解决了信任问题,但成本比传统方案高了近 3 倍,很多中小企业根本用不起。
文化氛围也完全是两个世界。在我们公司,茶水间讨论的是孩子上学、房贷压力;区块链公司的会议室里,大家争的是 DAO 组织该怎么治理,比特币下一波牛市啥时候来。有次去朋友公司参观,墙上挂着 “代码即法律” 的标语,工位上摆着各种加密货币的周边,连前台小姐姐都能聊几句智能合约,这氛围简直 “极客” 到骨子里。
当然,没有哪种模式绝对的好与坏。传统科技公司像经验丰富的老船长,稳当但有时略显保守;区块链公司更像冒险的探险家,充满想象却也容易迷失方向。说不定哪天,这两种基因碰撞融合,又能诞生出全新的物种呢?就像现在很多传统公司也开始试水区块链技术,谁知道未来会是啥模样?咱就等着瞧好吧!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、不确或遗漏,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相关信息仅供参考。
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、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!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,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@163.com,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