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对冲 MSTR:从质疑声中浮现的 “意外用例”
一、老牌批评者的 “另类肯定”:希夫的讽刺式承认
在加密货币领域,长期以 “唱反调” 形象示人的比特币怀疑论者彼得?希夫(Peter Schiff)近日引发关注。他通过社交平台 X(原 Twitter)罕见 “认怂”,以标志性的讽刺口吻提到:“我曾断言比特币毫无实用价值,如今发现自己错了 —— 投资经理吉姆?查诺斯(Jim Chanos)找到了持有比特币的正当理由:用它对冲做空 MSTR 股票的风险。看来,迈克尔?塞勒(Michael Saylor)无意间为比特币创造了一个用途,只是并非他设想的那种。”
这番言论迅速引发讨论。作为长期质疑加密货币实用性的代表人物,希夫的 “松口” 虽带调侃意味,却暗含对市场新现象的关注 —— 当 MicroStrategy(MSTR)在塞勒领导下累计持有近 57 万枚 BTC,其股价与比特币走势高度捆绑,客观上成为一种 “加密杠杆资产” 时,市场正在催生新的金融策略。
二、查诺斯的对冲逻辑:MSTR 估值争议下的风险平衡术
以 “狙击高估企业” 闻名的投资经理查诺斯,此次操作揭示了 MSTR 的深层矛盾。他在做空 MSTR 的同时持有比特币,本质是对冲 “币价上涨导致股票跟涨” 的风险。正如他尖锐指出:“当你指出人们花 3 美元买 1 美元的东西时,总会被攻击 —— 但 MSTR 就是如此。”
数据显示,MSTR 股价与比特币价格相关性超过 85%,但其市值长期高于公司持有的比特币资产净值。这种 “溢价” 被批评者视为市场非理性的体现:截至 2025 年,MSTR 年内涨幅近 40%,但驱动因素并非企业基本面,而是比特币价格波动。查诺斯的策略,正是利用这种偏离,通过比特币现货对冲股票空头头寸的潜在损失。
三、市场分歧加剧:传统派与加密派的持续角力
希夫与查诺斯的互动,折射出金融界对比特币的割裂态度。一边是 MicroStrategy 等企业将加密货币视为 “数字黄金”,不断增持以提升资产负债表的 “抗通胀属性”;另一边,传统投资者担忧这种策略会放大企业风险 —— 若比特币价格暴跌,高度依赖币价的 MSTR 可能面临双重打击:资产缩水与估值回调。
这种争议并非孤例。此前,《富爸爸穷爸爸》作者罗伯特?清崎(Robert Kiyosaki)宣称 “比特币优于金银”,立刻遭到希夫反驳,后者重申 “比特币是骗局” 的立场。类似争论频繁上演,凸显传统资产捍卫者与加密创新派的认知鸿沟。
四、风险警示:当 “加密杠杆” 遭遇市场回调
当前市场数据显示,比特币价格为 102,565.20 美元,MSTR 股价 416.75 美元,两者均呈现小幅下跌趋势。业内人士提醒,MSTR 的高波动性本质上是 “用公司信用为比特币背书”,一旦加密货币市场出现深度回调,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股价可能面临 “双杀” 局面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这种将传统股票与加密货币强行绑定的模式,既带来高弹性机会,也暗藏 “脱离基本面” 的估值风险。
结语:用例的 “意外性” 背后
希夫口中的 “第一个真实用例” 充满戏剧性 —— 比特币的对冲功能并非诞生于技术理想,而是源于市场对 “加密捆绑股” 的质疑。这或许暗示着加密货币的现实角色正在超越早期设想:它既是创新试验田,也是传统金融博弈的新战场。而 MSTR 的案例,不过是这场漫长争议中的一个注脚,未来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,仍需市场给出更多答案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、不确或遗漏,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相关信息仅供参考。
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、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!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,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@163.com,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