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莱德的 BUIDL 宣布通过 Avalanche 上的 Euler 集成实现直接 DeFi 交互

贝莱德布局 DeFi: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创新融合

近日,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(BlackRock)在金融科技领域迈出重要一步。其旗下的美元机构数字流动性基金(BUIDL 基金)于周四宣布完成首次直接 DeFi 协议整合,率先在雪崩(Avalanche)公链的 Euler 协议上落地实施。这一举措标志着传统资产管理巨头正式向去中心化金融(DeFi)领域伸出橄榄枝,试图在合规框架下探索链上金融的新可能。

一、DeFi 协议整合的技术落地与激励机制

此次整合由贝莱德联合 Re7 Labs 与 Securitize 共同推进。通过 Securitize 的保险库系统,用户可将持有的 BUIDL 代币锁定,进而铸造出专为 DeFi 场景设计的 sBUIDL 代币。值得关注的是,Merkl 平台为参与协议交互的用户提供了额外的 AVAX(雪崩链原生代币)激励,这一机制有效增强了 sBUIDL 持有者的价值主张 —— 用户在利用 DeFi 工具进行链上操作的同时,还能通过激励机制获取额外收益,实现 “资产使用 + 收益积累” 的双重目标。

Securitize 强调,此类激励措施并非单纯的流量吸引,而是通过经济模型设计,让传统金融资产与 DeFi 的流动性池形成有机联动。例如,sBUIDL 持有者可在 Euler 协议中参与借贷、质押等操作,而 AVAX 激励则作为链上交互的 “催化剂”,降低用户的参与门槛。

二、sBUIDL 的合规性设计与资产锚定

贝莱德特别指出,sBUIDL 与原生 BUIDL 代币保持严格的 1:1 可赎回关系。作为底层资产的 BUIDL 主要配置于短期美国国债和回购债券,属于受监管的传统金融工具,这一设计确保了 sBUIDL 的价格稳定性与合规性。通过 Securitize 的 sToken 保险库技术,BUIDL 基金实现了传统资产的 “链上映射”,既保留了传统金融的安全性,又赋予其去中心化金融的可组合性。

这种 “传统资产 + DeFi 协议” 的架构,打破了长期以来合规资产与链上金融的壁垒。贝莱德在声明中提到,此次整合并未牺牲资产的收益率或流动性,反而通过 DeFi 协议的高效交互特性,可能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。例如,机构投资者可将 sBUIDL 作为抵押品参与 DeFi 借贷,同时保留对底层国债资产的收益权,实现资产的跨场景复用。

三、行业意义:金融可组合性的未来图景

“金融的未来是可组合的”—— 这句被行业广泛引用的论断,在贝莱德的此次实践中得到了具象化呈现。通过 sBUIDL 与 Euler 协议的整合,传统资管产品首次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接入 DeFi 生态,为机构投资者打开了链上金融的新窗口。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,更反映了金融行业思维模式的转变:从 “非此即彼” 的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对立,转向 “优势互补” 的融合发展。

从市场反馈看,此举可能引发更多传统金融机构的效仿。例如,合规化的链上资产有望成为连接 CeFi(中心化金融)与 DeFi 的桥梁,推动形成 “混合金融”(Hybrid Finance)的新形态。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这意味着未来可能通过更合规的渠道参与 DeFi,同时享受传统金融的风险管控机制。

四、挑战与展望

尽管贝莱德的尝试具有里程碑意义,但也面临诸多挑战。例如,DeFi 协议的智能合约风险、链上监管的合规性边界、以及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的文化差异等。对此,贝莱德强调将采取 “渐进式” 策略,初期仅在受控环境中测试 DeFi 协议的整合,未来可能逐步扩展至更多公链和协议。

展望未来,这种 “传统资产数字化 + DeFi 可组合性” 的模式,或许会重新定义资产管理的边界。当国债、回购债券等传统工具能够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接入去中心化金融网络,金融市场的效率与包容性或将迎来新的突破。而贝莱德作为首个 “吃螃蟹” 的传统资管巨头,其探索路径值得行业持续关注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